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关于印发《嘉兴市中医药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26

——基层中医药工作扎实推进以创建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为载体,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至2015年底,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75.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56.2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按国家中医馆建设标准设立中医馆。“十二五”期间,2个县(市)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累计已达4个,占全市57.14%。大力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市中医院成为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示范基地,推广成熟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21项,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中医药科研工作得到加强全市中医药系统以基地建设、学科建设、项目研究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实力,中医药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中医药类科研立项14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1项,市级80项;中医药系统共获得科学技术奖38项,其中省级19项、市级19项。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发展我市以学术传承、临床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中青年临床骨干和基层中医药人员三个层次的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获得省级名中医2名,省级基层名中医4名,评选市级名中医5名,市级优秀中青年中医人才18名,市级乡村名中医9名。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省级名中医7名,省级基层名中医9名,市级名中医35名,市级优秀中青年中医人才38名,市级乡村名中医16名。全面实施了新模式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设有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省级基地4个、后备基地2个、社区实践基地14个。“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31人。加强中医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国家、省级、市级中医药继教项目举办250项,培训人员达25000余人。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家旅游景区被省旅游局等三部门评定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了以“治未病”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体验”活动,充分运用中医药手段控制或减少各类疾病尤其慢病的发生;倡导医养结合、医疗与预防康复结合,把中医药服务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延伸到中医保健、养生养老、中医康复等服务领域。

——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成立“嘉兴市中医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制定了《嘉兴市中医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施氏针灸中医药项目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知识的宣传、推广活动,建立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的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机制,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赠送科普读物,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普及中医药知识。我市已在682个行政村、160个社区、84.5万户家庭中开展了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行政村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1.2%,社区达94.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中西医并重落实不到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地区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理解不够深入,执行力有待加强。二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城乡、区域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够协调,“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发展趋势尚未形成,中医药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中医药特色发挥不够,“简、便、验、廉”优势不够突显,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和应用。四是中医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状况未根本好转,名中医后继乏人,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五是中医药创新相对不足,突破性成果不多。六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待各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

三、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