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针灸推拿 > 正文

罐疗:用心治病,学“罐”古今(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30

  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详细总结了拔罐疗法在当时应用的具体情况。同时,火罐一词也开始出现在文献中。即“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窖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透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清代初期的拔罐过程已经和现代基本一致,不仅使用了投火法,免去水煮的不便,而且罐具也多用窖户烧制的专用陶罐或瓷罐。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拔罐的应用应非常广泛,以至于出现了专门制售罐疗用具的窖户。在脏腑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罐疗疗法作用于各种不同的腧穴,起到引邪外出、疏经通络、流通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大大扩展了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甚至,明代宫廷御医方贤在《奇效良方》一书中记载,以酒坛为罐具,烧纸钱入内,再以坛口覆盖在肚脐上,成功救治了溺水的患者,这是将拔罐疗法用于厥证的急救治疗中的典型事例。

  奥妙精微——罐疗法理

  罐疗的成熟发展既有对前人学术经验的传承,更是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其中的法理奥妙不仅根植于中医理论,更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无论是罐具的改进、罐法的变化还是诊疗的内涵都充满奥妙,值得深思。

  ■分为水火气

  罐疗的本质是真空负压,让罐体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吸拔在人体某一部位。能够运用罐具制作真空负压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分为火罐、水罐和气罐。火罐是用火使罐中空气膨胀,进而产生吸力的方法;水罐则是将罐子泡于热水或药液中,使得罐中空气由热变冷,也可以形成负压;而气罐则直接通过活塞的抽提吸拔,制造负压使得罐具停留。因此,罐疗就有了“水火气”之分。火罐因其火力而更具温阳散寒之功效,水罐则更易配合药物外部渗透,气罐的最大优点则是方便使用,究其原理则完全是一致的。

罐疗:用心治病,学“罐”古今

古法竹筒拔罐。 杨涛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操作有动静

  罐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力气活儿。它有动有静,可使闭者通、淤者行、虚者实。所谓静是指坐罐,就是选择好罐疗部位后,一直留在原地,称为留罐。这种方法可以将局部深层的邪气吸拔而出,从而使得机体脏腑经脉功能恢复正常。动则是指走罐,就是罐疗后运用手法和适当的介质在背部反复推动,用以疏通经络,调节机体功能。动静相配,使罐疗效果更加突出。

  ■尚需明久暂

  罐疗还有久暂之分。久就是长久,即在局部留罐的时间比较长。暂就是暂时,对于罐疗而言就是选用闪罐法,在临床中,闪罐法和坐罐法往往同时使用。闪罐常常用于疏风散邪,又称为闪火法,多用于治疗面瘫。而坐罐也可以驱邪气,所不同的是驱邪作用更强,浅藏于体表的雾露之气、淤滞于肌肉的湿浊之邪、深藏于筋骨的寒湿之弊,均会在拔罐的作用下无所藏身。当然,留罐的时间与治疗的效果息息相关。

  ■不能离经络

  尽管罐疗内涵丰厚,但其发挥疗效的根本离不开中医的经络系统。《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告诉我们人体的脏腑和四肢躯干是通过经络系统密切联系,沟通内外。全身所有器官都在经络系统的网络之下。《灵枢·经脉》又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告诉我们中医经络在人体的生命健康中发挥核心和关键作用。罐疗是依托罐具的中医疗法,它必然离不开中医的理论,要依靠经络擅长沟通表里、联络内外、协调阴阳的根本功效。因此,也就有了推经络、走经络、开经络这样的操作术语。这也是罐疗之所以能够步入中国医学殿堂、登上世界医学舞台的根本内核。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