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针灸推拿 > 正文

罐疗:用心治病,学“罐”古今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30

  拔罐疗法,俗称“拔罐儿”“拔罐子”“拔火罐”,是百姓最常用的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它是以罐为媒介,利用燃烧、挤压等手段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附着于体表特定部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千百年来,它一直默默为中华儿女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瑰宝——中医药学中一颗亮闪闪的珍珠。

罐疗:用心治病,学“罐”古今

  作者简介:侯中伟,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兼党委副书记,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痧疗与罐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分会副总干事等。他立足中医经典,扎根临床实践,讲究针药并用,强调养生保健,特别强调医患“调神养心”在临床中的核心作用和价值,发扬《内经》“杂合以治”的学术思想,注重运用罐疗、刮痧、砭石、艾灸、导引等非药物疗法,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到底什么是罐疗?它历经了怎样的风雨、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发挥什么样的机理、又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源远流长——罐疗春秋

  罐疗疗法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肇始、发展、丰富、成熟的过程。其演进历程脉络清晰,耐人寻味。

  ■肇始于汉前

  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罐疗的记载,被称为角法,其中记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详细描述了用兽角拔出痔疮核,然后用线系起来,再用刀割除痔核的详细过程。

  随着医学发展,角法日渐成熟,由原来简单的辅助吸拔发展成可与针灸配合拔除病理产物的针角疗法,有效扩大了适应症的使用范围。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补缺肘后百一方》中记载了治疗足肿时,就是先在病变处进行针刺,再施以角法吸除脓血。但由于该疗法操作简单,当时可能使用较为广泛,以至于屡屡发生误治,于是医家开始关注针角法的禁忌证。东晋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强调,“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

罐疗:用心治病,学“罐”古今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勃发于唐代

  到唐代,角法进入了官方系统。中国最早的官办医学校唐代太医署,设有医、针、按摩及咒禁四科,在医科下又分设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专业。角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纳入正规医学教育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医家甄权在《古今录验方》中,首次记录用水煮竹筒的方法吸除蛇蝎的毒液,后亦被转载于王焘《外台秘要》中,即“铛内熟煮,取以角蜇处,冷即换。初被螫,先以针刺蜇处出血,然后角之”。这种方法通过用沸水蒸煮竹罐,排除罐内空气,可以吸附在人体表面,被称为水罐法或吸筒法,并逐渐取代了兽角。到了宋金元时期,人们在单纯用水煮竹罐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把竹罐直接放在汤药锅里煮,然后趁热拔在患处,以同时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医家还进一步明确记载了角法的使用时机。宋代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提出“治发背,头未成疮及诸热肿痛,以水煮竹筒角之”,也就是说,可以用于治疗疮痈初起之证。宋明代医家对于角法均有论述,认为角法既可在疮痈初起时拔脓,也可以在疮痈脓已成将溃未溃时排脓,或疮痈已脓出不畅时使用。

  至此,罐疗疗法从制作材料、工艺到吸拔技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功能上依然是以拔脓、排脓、祛毒、除瘀血等为主治疗外科疮疡或痈疽一类的疾病,而少有内科疾病的治疗。

  ■跃升于明清

  明清时期是外治法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角法由外而内,有了更丰富的适应症。

  清代著名外科医家吴师机著《理瀹骈文》一书,对中医外治法提出了新的认识,并成为罐疗由外治转为内治的标志性人物。他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认为外治法与内治法治病原理相同,只是治疗途径和方法各异——外治法“虽在外,无殊治在内也”。虽然人体脏腑不可见,但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连,且脏腑腧穴皆分布于背部,所以外治背部腧穴就能达到调治脏腑的效果,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吴师机还提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成为罐疗疗法内病外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记载了风邪头痛、破伤瘀血、黄疸等内科病的治疗方法。由此可见,罐疗疗法已经从外科拔除脓血发展到调治内科疾病。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