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4)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26

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工程。深入开展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中医药健康科普巡讲活动,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深入研究、挖掘、创作具有江苏特征的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支持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节、高峰论坛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10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企业)、10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六)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

1﹒推进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和应用。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开展协同创新,加强中医仿真技术、中医特色诊疗设备的研发,研制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鼓励开发药食同源保健食品、饮品和中药化妆品、日用品。支持企业、医疗机构向健康产业拓展,促进中医药产业聚集整合。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培育一批支撑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拳头产品和优势品牌,形成中医药服务产业的集群,提升市场竞争力。

2﹒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基地,示范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规范化生产。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建设种子种苗集中繁育基地,提高集约化生产繁供比例。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开展江苏道地中药材认定工作,建立道地药材追溯体系,实现对大宗药材全过程质量追溯,推动形成道地药材优质优价体系。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化合作组织,推广应用中药材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中药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3﹒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加快中药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药企业和全国第一、唯一的特色名牌产品。支持中药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引导中小型中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和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加快中药新药、天然药物、中药提取物、新型中药饮片的研发,开展大品种二次开发,鼓励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和发达国家药品注册,推进中药产品国际化。鼓励和支持中医机构根据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制中药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剂,鼓励和支持将特色中药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加快传统中药商业升级改造,支持我省中药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建立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4﹒支持“互联网+中医药”发展。支持中医药机构与信息技术企业、通信和网络运营商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发展智慧中医医疗,建立智能化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安全、便利、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资源。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众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中医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健康智能产品客户端、手机APP、网站、社交软件等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接入端口,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研发中医药服务固定终端、移动终端、穿戴式和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

5﹒促进第三方服务发展。鼓励开展第三方中医医疗服务评价、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市场调查咨询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药检测机构,鼓励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实行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积极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打造中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鼓励设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基金,推动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孵化平台和相关高端人才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作用,探索发展中医药电子商务。

专栏6  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重点项目

 

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加强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和保健食品研发,重点研发中医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中医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等中医健康辨识、干预设备。

中药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一批优势品种的繁育基地、种植基地、生产企业,大力发展特有中药大品种、大品牌,建设中药材流通大市场。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