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强省进行时(2)
6月14日,记者在南城县江西广明实业集团中药展示厅看到,3000余平方米的展示厅堆满了黄精、人参、莲子等2000余种中草药。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由内蒙古中蒙药材交易中心投资50多亿元成立,挺进江西中医药产业,正是看中了江西的历史底蕴和发展决心。
“类似广明集团中医药大企业落户江西的例子,还有很多。”据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关华介绍,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目标,在改革创新上先行先试,在事业产业上深度融合,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加力加速,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迅速。
——中医药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网络逐步健全,中医药服务领域逐步延展,中医药服务新模式逐步呈现、中医药服务新业态逐步形成。组建全省中医医疗集团、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上饶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了“江西风景独好”的新名片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又一“生力军”。“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药创制、设备制造、民族医药、中医技术等创新成果硕果盈枝,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热敏灸技术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患者350多万例,形成了“南看江西灸、北看天津针”的新格局。
——中医药产业发展聚合新动能。中医药作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济民可信、江中集团、江西一方等一大批中医药优势企业,中医药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势头强劲,2017年,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四位,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
——事业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江西省智慧健康研究院和智慧健康创客园成立。智慧健康研究院是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事业发展,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为愿景,搭建集政府支持、企业培育、人力资源和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业孵化平台。此外,道教文化养生园、中医药管理与健康政策高级研修班、樟树岐黄小镇、萍乡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一个个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构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7日,我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省部共同推进江西中医药发展。“目前,我省中医药事业改革难点不少,我们如何突破?靠我省中医药系统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因此,国家队领跑很重要。”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周秋生说,根据《协议》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发展政策、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将给予我省大力支持,助推我省中医药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江西中医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幅全新版图跃然眼前。
中医药强省的“江西攻坚”
观大势,明大势。放眼全国,各地也都在大力发展中医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江西中医药发展如何抢抓机遇更上一层楼?唯有瞄准目标、全力推进。我省提出,到2020年,在中医医疗、中药产业、中医药继承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眼下,离目标完成时间尚不足三年。虽然近年来我省中医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中医医疗资源不足、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不足、中医药研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是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难点,也是我省正在着力破解的问题。时不我待,一场中医药强省攻坚战已在赣鄱大地打响。
目前,我省中医药产业仍处于发育成长阶段。2015年,我省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58.7亿元,排在全国第7位,但与排名前列的山东、江苏、广东等省份相比绝对差距较大,仅为山东的31.5%,江苏的31.8%,广东的75.6%。江西中医药发展要实现突破,急需“龙头”带动。目前,我省正着力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科创城按照“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模式推进,“双核”包括赣江新区经开组团桑海产业园、南昌市湾里区江中药谷,同时加强与宜春、抚州、赣州、吉安等中医药产业集聚区,以及南昌市高新区、樟树市、宜春市袁州区、进贤县和南昌小蓝经开区重点医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这艘中医药千亿产业“航母”不久就将扬帆启航,聚合中医药产业新动能,助力江西中医药振兴发展跑出“加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