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强省进行时
原标题:中医药强省进行时(图)
夏至赣鄱,万物生长。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南城县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满目青翠,江中药谷无人生产车间里忙碌的机械手,热敏灸医院里艾香袅袅……连日的采访,让记者感受了江西中医药发展的速度之快和强劲动力。
健康江西,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目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推动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融合快速发展。
鄱阳县谢家滩镇元宝山,工人在给吴茱萸施肥和捻叶,让中药材吸收光照和养分。当地种植吴茱萸、黄栀子、枳壳等10余种中药材,面积达3000亩,并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本报记者 徐 铮摄
南城县江西广明实业集团的女工正在加工中药片。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江中药谷的液体车间,拥有中国唯一的中药制造全自动无人生产线。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中医药强省的“江西战略”
走进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农民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施肥、打药、除草,一株株新栽种的枳壳苗迎风展绿。该村引入当地医药龙头企业,兴建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全村476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平时赚劳务费,年终拿分红,家家户户增收明显。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樟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塘下村的案例,只是该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樟树是闻名的“中国药都”,像这样的村庄还有许许多多。中药材种植也只是我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一个侧面。
全省产业众多,为何中医药能成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是江西最生动的颜色,生态是赣鄱最大的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赣鄱大地的美丽共识。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是建设健康江西的有效实现途径,也是我省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推动力。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今日的江西,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珍视对生态的保护,更加珍视对“绿富美”的追求。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意义重大。江西中医药底蕴深厚,是中华医药文化与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药材种植加工的重要集中地和重要流通集散地。江西自然环境优越,中药材资源达3000多种。其中枳壳、黄栀子、厚朴、杜仲、黄柏等道地药材20多个品种,在全国市场均占重要份额。江西中医药制造业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品牌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在全国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文化基因和产业基础。
发展中医药,有利于充分释放生态红利,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不断提升江西绿色发展水平,加快绿色崛起进程。因此,2016年11月,省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战略,把中医药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和推动,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打造,翻开了江西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我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政策机遇不断叠加,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中医药发展由“走”变“跑”,朝着中医药强省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医药强省的“江西行动”
中医药强省战略定位的确立,要求江西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是江西发展的需要,也是应有的担当。自此,江西开始了一场以中医药强省为自觉追求与责任担当的生动实践。这其中,既有《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省级层面宏观政策的密集出台,也有樟树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等全省各地的积极响应,既有大到政府企业千亿元投入的大手笔之作,也有小到农户一亩三分地中药材种植的小成本实践,“大珠小珠落玉盘”,汇聚成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磅礴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