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音乐养生中医养生养生方法养生食品心理养生四(9)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27

      「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至于「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

      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

初练气功应掌握的要诀

气功是我国传统的身心锻炼方法,有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治疗自身多种慢性疾病。许多中老年人想练功健身,但又怕练不得法而走火入魔,那么初学练气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气功健身的特点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古今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固定。同时要先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方法是腹式呼吸,即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至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气海(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慢慢地就会熟练。

  第二步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行、走、坐、卧、做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也就是说,既可以练阵地功也可以练游走功,根据所处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如何应对身体“上火”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