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刮痧拔罐 > 正文

打假官司能逃债?这招儿不灵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21-05-13

    为逃避债务,竟自导自演了一出借款“大戏”;两年时间,检察官追查疑点,揭开了历时10年的虚假借款纠纷真相——

    打假官司能逃债?这招儿不灵

    这出“大戏”发生在山西省大同市。一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某为了逃避债务、规避法院执行,摇身一变成为公司债权人,提起虚假诉讼,骗取法院调解书……经过两年调查追踪,山西省检察院挂牌督办,大同市检察院和云冈区检察院联合查办,这出“大戏”涉及的两起标的额达1500余万元的虚假诉讼案再审改判。

    至此,被掩盖了10年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山西省三级检察机关通过充分行使民事诉讼监督权,有力地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筑牢了司法诚信底线,也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欠债还钱

    半路杀出个“张某”

    2003年8月,某实业公司出资新建玻璃生产车间,由河北定州某建筑公司承建。2004年7月工程竣工,经结算该实业公司共欠某建筑公司工程款561万元。建筑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实业公司交付所欠工程款。2009年3月,大同市中级法院判决实业公司归还建筑公司工程款及利息共计688万余元。实业公司不服,上诉至山西省高级法院。2009年12月16日,山西省高级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本以为事情至此可告一段落了,谁知突然冒出个“张某”。2010年2月9日、2月26日,张某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向大同市原矿区法院分别起诉实业公司,称从2007年7月开始,实业公司因资金短缺,周转困难,分别向其借款495万元、480万元,并口头约定利息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张某要求该实业公司偿还其借款本金及利息,并申请了诉前保全。法院随即作出了冻结、查封的财产保全裁定。

    法院受案后,以调解方式结案,于2010年4月20日作出2份民事调解书,确认某实业公司归还张某借款本金及借款利息共计1500余万元。

    张某紧接着申请了合并执行。在后续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中,某实业公司名下仅有的两宗土地的使用权被抵押给银行,获取了2000万元贷款,并将该款项全部用于抵偿张某个人债务及迟延履行金570万元等其他费用。至此,某实业公司再无财产可执行。

    疑点重重

    打假官司逃避债务?

    另一头,打赢了官司的某建筑公司,依旧要不回工程款。了解缘由之后,2019年,某建筑公司大同项目部负责人冯某向云冈区检察院反映称,实业公司的上述两起调解案件涉嫌用虚假诉讼逃避债务。

    初看案件材料,承办检察官闫利芬就发现了异常:“借款都是发生在2007年7月至2009年期间,原告将一个案子分成两个案子起诉,回避管辖的意图很明显。该案的借款数额为975万元,按当时级别管辖规定,应当由中级法院受理,但案子这样一拆分,就可以由基层法院受理了。”

    除管辖问题,整个诉讼程序也疑点重重:某实业公司对张某主张的事实、证据及诉讼请求全部认可,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陈述高度一致,快速达成调解协议。“既然这么容易达成一致,双方私下协商就能解决,何必要打官司呢?”检察官说。

    另外,在时间节点上也是巧合得很,在建筑公司与实业公司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即将进入执行程序时,张某先申请诉前保全,后提起诉讼,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规避执行。

    追查蹊跷

    虚假诉讼现原形

    云冈区检察院及时向大同市检察院汇报了案件的上述疑点。大同市检察院决定成立办案组,迅速展开调查核实,并申请由省检察院挂牌督办。办案组开始围绕案件所涉借款是否真实展开调查。

    办案检察官通过阅卷,很快发现了该案的几处蹊跷之处——

    张某与某实业公司的两起借款案件中,无借款合同,无汇款凭证。张某仅凭收款收据和现金日记账提起诉讼,对资金来源和借款用途均未提供证据;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实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某未出庭,其委托的代理人对借款来源及借款用途均不知情;

    调查某实业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的银行账户流水及凭证,发现并未有借款流入的记录;

    查询某实业公司的工商信息及企业档案,发现该实业公司于成立时由大同市某国有公司控股25.4%,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消息 ,职工股份占74.6%。2007年6月,实业公司将职工股份转让给了张某,张某成为了该公司控股股东。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