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有“中医素养”(5)
查德忠表示,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重在从整体上动态把握、维护和提升人的健康状态,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
“《中医素养》从四个方面对中医养生保健进行了介绍,内容生活化,通俗易懂。”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何永认为,该文件的发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医养生,也使
中医养生更加公益化。同时,《中医素养》也纠正了民众对中医养生所存在的一些误区。比如,中医注重整体和辨证两个方面,要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个体特征进行科学养生。
河南省中医院自然堂副主任吕沛婉认为,《中医素养》内容非常切实有效,使中医养生更加简便,告诉人们要顺应自然,人要和社会、自身、自然和谐相处。内容中给出的调理方法也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但是当中的食疗有些事物本是具有药性的,食用时要根据自身状况适度食用。
她还指出,文件的发布让老百姓自己知道怎样进行中医养生,有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可以进行自身衡量。老百姓自身评判能力提高以后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种督促,他们面对市场的需求会不断地提高自身。也有助于中医养生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中医养生保健并不陌生。
“我有时是从电视上看的,有时是朋友口口相传的。”45岁的李女士说,她比较关注中医养生,不过由于获取的渠道很“凌乱”,因此学到的东西经常也会“自相矛盾”。
和李女士不同的是,她的爱人栗先生也很喜欢中医养生,不过他的很多方法都是从经常去做按摩的一些小中医店中获得。
当夫妻两人得知国家发布了《中医素养》时,很欣喜,“国家权威部门发布,能让老百姓接触到更加规范的中医保健知识,对于取缔和淘汰伪中医、非正规中医的行医,规范市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中医素养》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其中,基本理念和知识13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3条,常用养生保健基本内容6条,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10条。
具体内容紧扣中医药特色,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中医养生四大基石,介绍了公民适宜掌握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理念、技能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便于大众使用。
《中医素养》在开头便阐述了相关定义: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走访:中医保健市场“良莠不齐”
事实上,当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工作压力日益增大、自身运动日益缺乏时,各种各样的中医养生项目已经应运而生,并日益繁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