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国式医疗保健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新机遇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28

  9月9~10日,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在“中华药都”安徽省亳州市召开。会议以“中医之道·绿色药都·健康中国·世界共享”为主题,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中医药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天将推送大会部分专家的观点。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约是美国的1/30,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客观问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要满足13亿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必须走出一条中国式道路。

  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中药研究平台及技术迅速发展,中医药相关SCI论文数量及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药国际化进展态势喜人,复方丹参滴丸胶囊、血脂康胶囊 、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剂通过或已经启动美国FDA的三期临床试验,中药在欧盟的注册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中药制药技术及装备全面升级;中药工业总产值不断攀升,2014年达到六千余亿元,约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如下五个重点任务。第一,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按照《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要求,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第二,夯实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规范种植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从野生到种植的革命;第三,传承与创新并重。加快名医名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博士后培养、中青年名中医遴选、百年中医史研究等工作。第四,注重临床疗效。传统医药要被广泛接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关键环节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第五,主导方向,制定规则。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国医大师金世元 创新为“道地药材”拓展空间

金世元:国医大师、中药炮制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金世元:国医大师、中药炮制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中药用量逐年猛增,但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分散、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并受到自然环境和灾害的制约,因此产量很不稳定,尤其对野生药材进行无序的乱采滥挖,使得一些品种到了濒于灭绝的境地。同时,中药资源在临床使用环节还存在很大程度的浪费现象,近年来一些中药品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药材完全依靠传统的“道地药材”产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原有的产地基础上发展创新。

  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不同区域内的气候、土壤、水文均有较大不同,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有优有劣,各省都有各自特产的道地药材。某些地道药材在栽培技术方面也是很复杂的,如育种、育苗、移栽、嫁接等不同环节上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程序,乃至施肥、浇地、防涝、防治病虫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已经形成了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加之中药材具有品种繁多,产区分散,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入药部位不同,采收季节也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药用要求,合理按时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保护和扩大药源有重要意义。

  对此,将野生变家种、原为种植的药材进行扩种或异地引种等方法或许是好办法。在进行野生变家种或原为种植的药材进行异地引种时,应尽量与原有的“道地药材”产地的生长环境、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基本相近的地方种植,其产品形状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才能相近,同时种植药材均应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进行规范化种植,以实现GAP管理水平,保证药材质量。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