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九旬老人求助:“从一次免费足疗到骗走我300万(4)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27

  找不到店面,网上又找不到公开电话,记者的调查面临中断。经过仔细回想,杜老先生给记者提供了一个过去常用来确定服务时间的手机号码。没想到,记者竟然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一名女士爽快地告知了新店地址:丰台区东大街顺天府超市2层,距离原丰益桥店很近。

  3月22日,记者来到这家“易宝林养生馆”。店内空间局促,没有窗户,灯光略显昏暗。记者谎称要为父母咨询保健项目,坐在前台的一名三四十岁的女士表示,自己是店长,要问什么跟她说就行。

  “我爸腰上有伤,一累点就会疼,甚至必须戴护腰才行。这种情况,你们这儿有什么项目可以做吗?”

  “我们这儿只要是酸麻胀痛,都能做,不说治病,肯定有缓解作用。”店长的回复极为谨慎,“但你要把老人带来,我们看了才知道什么项目合适,你现在这么直接问,我没办法跟你说。”

  “你们这儿有价目表吗?估计花费是个什么范围?”

  “没有价目表,花费多少钱也要看情况。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老人情况制定,没法给你价格。”

  记者在听杜老先生讲述时,他也提到,店内自始至终都没有价目表,每次都是直接开价,交钱后只给一张简易收据,很不正规。

  以一张开于2015年7月30日的收据为例,抬头为“养生会馆销售及获赠凭证”,没“收据”二字;顾客姓名空白,项目空白,仅在销售产品一栏写有金额52000元;签名处只有“美容师”项写有“张、刘”二字,顾客签名也为空白。

  2015年7月30日向易宝林养生馆的付款收据复印件

  当记者提出能否看一下营业执照时,店长条件反射似的迅速问道:“你是什么部门的?!”当得知只是普通消费者后,店长果断拒绝,称营业执照肯定有,但只有成为会员才能看。临走前,记者索要电话或名片的要求,也被店长冷漠地拒绝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无执照、无公开电话、无价目表的“三无”养生馆,竟号称自己是“在全国开了100多家连锁的品牌店”。

  不能容忍坑骗老人的行为

  受访专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秘书长助理兼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前虎

  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 吴剑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支振锋

  至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晓颖

  杜老先生的遭遇难以立案,并非孤例。

  201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民事诉讼案:吕某与北京易宝林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2014年5月,吕先生在超市购物后,由被告工作人员诱导到其店内泡脚,并在推销下购买了足疗卡,此后又被诱导购买了其他服务,共计11.6万元。

  “国医郭教授”声称能治疗吕先生的高血压、高血糖、脑部供血不足、湿寒、腰腿肿胀等,并保证一辈子不得脑血栓,但却一直未见效,反而加重。最终,法院判决结果是:因证据不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肯定存在欺诈行为”

  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前秘书长助理兼消费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前虎说:“易宝林养生馆的行为肯定存在欺诈。”综合老人自述及记者调查,易宝林养生馆至少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涉嫌超范围经营

  王前虎说,营业执照应悬挂在营业场所的显眼位置,拒绝让消费者查看,违背了消费者的正当知情权。营业执照中的经营主体、经营范围、有效时间等都应符合要求,才能开展相应经营活动。

  开办养生馆的企业应在经营范围中有所注明,如养生保健服务等,否则就属超范围经营。“北京宇彤友盛化妆品经销部”和“北京易宝林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信息都不含养生保健服务。

   没有明码标价

  经营主体应当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价目表,并标明开展的服务内容、持续时间等,这是他们的义务,也属消费者知情权。

  在杜老先生案例中,老人签了两年的服务,若按每年50周,每周3次,花费300万计算,二老共接受了300次服务,即平均每人每次约5000元。但在“五指生足疗保健馆”的价目表上,记者看到,类似项目总额为每人每次1000多元,若一次性缴费超过1万元,享受六折优惠,则每人每次不超过700元,两者差距可谓悬殊。

  疗法起名夸张,不知原理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