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养生产业供给侧改革亟须推动(2)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3-23

第三,投入结构问题。中医养生产业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中医养生产业偏多、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问题。一些中医养生产业看似高大上,实际上缺乏内涵,更多的是炒作概念,短期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利于长远发展,更不利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性。为此,必须要加快科技体制、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地实现创新驱动。

第四,动力结构问题。中医养生产业的动力引擎主要还是来自于民间资本的注入,尤其是很多企业近年来纷纷转型投资中医养生产业,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动力结构过于单一。比如没有更多地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尤其是公立资本的投入比较少,如果过度依靠民营资本来带动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不均衡的发展隐患,也难以持续高效发展。

四个重点任务亟须关注

那么,如何推动中医养生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呢?笔者认为有四个重点任务。

第一,开设中医养生本科专业,夯实人才供给基础。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7月1日实施的有利时机下,中医治未病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医养生学专业设立本科已水到渠成。据悉,已有中医药院校正在申报“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批准通过。有了中医养生专业“正规军”的加入,才会使乱象丛生的中医养生市场走向正规,也才能从根本上夯实中医养生人才的供给基础。

第二,推进就业渠道的优化配置,释放供给活力。中医药养生保健具有“简验效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但目前养生保健类专业人才的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养生保健需求。这将给中医药院校养生保健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空间,特别是从事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培训,参与新建立的疗养院、康复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体育健身中心、养老机构等工作。这些都需要推进就业渠道的优化配置,释放供给活力,让这些专业人才找到职业归属感与事业认同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中医养生产业中来。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中医养生产业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资驱动,但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投资驱动风光不再。很多靠炒作中医养生理念来包装中医养生产品的企业已经很难生存,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靠砸广告、拉会员、送赠品等模式搞中医养生产业的企业已经步履维艰。即便是一些足疗、推拿按摩、经络养生等传统养生机构的发展也都遇到了瓶颈。所以,“十三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中医养生的内涵与品质,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能开辟更多的供给空间。

第四,完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岗位。从生产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将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占比下降、新兴产业占比上升。第三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淘汰落后产能意味着制造业部门就业承压,而服务业则可吸纳就业,因而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的跨部门流动,也将是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医养生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所以,完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有利于提供更多的中医养生产业的就业岗位,为人民创造更大的红利。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