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作:中兴事件后“中国芯”迎来重大突破(2)
而对于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成立于2000年的中芯国际购买光刻机的举动也引发关注。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中芯国际是在美国4月份对中兴通讯制裁后下达的订单。报道称,尽管中芯国际在这一市场仍落后于市场领先者两至三代技术,但是购买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彰显了其努力追赶的决心。据了解在2017年3月,中芯国际宣布将进军7纳米工艺技术的研发。而EUV光刻机则是现今唯一能够生产7纳米以下的设备,因此,其也被称为“突破摩尔定律的救星”。
光刻机到底对中国禁不禁售?
物以稀为贵,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EUV光刻机的厂商,并且产量极低,阿斯麦全部产能早在生产之前就被预订一空。根据《日经亚洲评论》提供的数据,今年,台积电已经向阿斯麦订购接近10台EUV光刻机,三星约为6台,英特尔为3台。而阿斯麦在4月中旬举行的财报会议上公开称,今年计划有20台EUV光刻机交付,但并没有说明订单详情。
由于《瓦森纳规定》的存在,阿斯麦公司接连对中国企业接单,引发一些质疑。《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目前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2个成员。尽管“瓦森纳安排”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瓦森纳安排”其他成员通报有关信息。但“安排”实际上完全受美国控制。而中国、朝鲜、伊朗、利比亚等国均在被限制国家名单之中。当“瓦森纳安排”某一国家拟向中国出口某项高科技技术时,美国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捷克拟向中国出口“无源雷达设备”时,美便向捷克施加压力,迫使捷克停止这项交易。
此前曾有一种说法,认为最高端的光刻机技术受到《瓦森纳协定》影响,被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售。然而,阿斯麦公司发言人则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该企业对包括中国客户在内的全球客户都一视同仁。而且,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并没有违反《瓦森纳协定》。
事实上,从中芯国际的官网可以了解到,中芯国际早在2014年10月27日,已经与阿麦斯公司签订过一份光刻设备批量购买协议。这份批量购买订单价值近4.5亿欧元。阿斯麦总裁兼CEO彼得·温尼克(Peter Wennink)在当时就表示:“中国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市场。通过这个协议,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客户中增加市场份额,占稳一席之地。”
2017年10月,阿斯麦中国区总裁金泳璇在接受台湾《电子时报》的采访时也表示,阿斯麦对大陆芯片厂与国际客户一视同仁,只要客户下单,EUV要进口到中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在交期方面,所有客户也都完全一致,从下单到正式交货,均为21个月。金泳璇当时就曾透露,目前已有大陆芯片厂巨头与阿斯麦展开7纳米工艺制程的EUV订单洽谈,2019年大陆首台EUV可望落地。而这对中国芯片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台湾“中央社”称,从2019年半导体芯片将进入7纳米时代开始(现在处于10纳米时代),EUV光刻机可以被称为战略性设备,没有它就会使芯片制造寸步难行。
芯片国产化进程提速
关于购买光刻机的消息还有更多。就在5月21日,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和营运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实现首台工艺设备——光刻机搬入, 此次搬入的首台工艺设备为阿斯麦公司的NXT 1980Di光刻机,是目前中国大陆集成电路生产线上最先进的浸没式光刻机。据了解,华力12英寸先进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387亿元人民币,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该项目主要从事逻辑芯片生产,重点服务国内设计企业先进芯片的制造需求,并满足部分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重点芯片制造。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建成月产能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覆盖28-14纳米技术节点。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达到产能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