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山水文化就是养生文化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4-27

陈小野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陈小野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医专家。他提出的“山水文化养生”理论最初让我很吃惊,一个不会绘画的人,居然能把中国画说得头头是道。当我整理完整个采访记录后发现,这该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他抓住了国画的灵魂元素,这种元素不独在国画中,更弥漫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出身于此的中医自然与之“有染”,只不过能像陈小野这样潜心于此,又能成就于此的人,越来越少。

  书画家为何寿命长

  很早就有个统计:中国各种职业中,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岁至62岁,书画家的人均寿命为88岁;进入现代,书画家的人均寿命已超90岁。

  这个道理陶渊明早就说过,他是山水文化起源时期的引导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实从直觉上,我们看一幅好的中国山水画之后会觉得陶醉其中,陶醉本身是身体的最大放松。《世说新语》说:“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东晋简文帝的这句话说出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两个关键词:“会心”、“亲人”。

  山水为何能养生

  首先,山水文化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而且这个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选择、经营的、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命的,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好生态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水。和平原相比,山的生态系统是立体的,更加完整,更是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所以山水画中的“山”和“水”就成了自然环境的代指。其中,“水”是不可或缺的,往往是布局的中心。传统认为这是因为“山得水而活”,从生命意义上说,这是生态系统得水而活。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到了没有水的环境,潜意识立刻就会忐忑、发慌,所以山水画或者园林中的水能给人定心。

  虽然是山水,是自然环境,但这个自然环境如果只是有利于生命,这还不够,还必须有利于人的生命,才能成为山水文化中的“山水”。原始森林虽然生态很好,但山高林密,虎狼出没,人涉身其中,时刻会觉得朝不保夕,没安全感,这种景象是不会出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因为它不符合人性。现代很多旅游景点,弄出恐怖阴森的洞穴做噱头拉拢游客,没一个能长久的,因为和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都不符。

  花鸟画为何替代不了山水画

  花鸟画虽然也写生态系统,但其中对水、土都不强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花鸟画生态是个小生态。因为有树必有花草,但有花草未必有树木,更未必能形成森林,和花鸟比,树木代表更完善的、更大的生态系统。因此,中国园林中,或者山水画中,都以树木为主体,不像西方园林那样以花草为主体。

  这可能就是因为山水画这种有利于生命的特性在做基础,我们反过来用这种作用结果来描绘山水,山水也就似乎有了人的生命,好像自然环境一经笔墨处理,顿时变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变成了生命感极为强烈的艺术形象。所谓的“人工更胜自然”,无非是选取了自然环境中最利于人的生命的元素,自然更容易被生命本能地接受。

  山水画为何要讲境界

  生命无论是进化还是发育,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追求高层次、高境界的过程。山水画表达的是人的生命,所以,也有境界、意境,以高境界为最上,就像星云大师说的:“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

  山水画、园林、盆景到了一定境界才能让人陶醉,引人入胜,这个奥秘就是高信息量,这也是为什么山水画,而不是花鸟画,能成为国画的代表的一个原因,前者的体量、信息量大,古往今来,讲意境的画,主要都是山水画。

  山水画中的生机从何而来

  生命的结构像个宝塔,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在最上面,但是它需要宽广厚实的基本生命功能做基础,这个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就是生机,生命力,国画中叫做“生意”,它的表现特点就是“动”,有了生命力的画的境界才是实在的。

  可惜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作者以文人为主,他们在当时社会地位很高,不愁吃穿,所以对基本生命功能的关注少,山水的“生意”因此总是偏弱,生机不旺,偶尔有个别体现生机、生命力的山水主题、画家,便引起关注,让人记住。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