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健康网 > 中医养生 > 正文

2016《中医文化蓝皮书》在成都发布 首提“居民中

编辑:我要健康网 时间:2018-05-10

    新华网成都7月20日电(董小红)《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6)》19日在成都发布。

    记者了解到, 2016年《中医文化蓝皮书》首次公布了“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该指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研制。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养生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主任余曙光介绍,近年来中医养生受到广泛关注,但居民中医养生的现状和实际效果目前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其结论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基于此,该研究团队梳理出影响居民中医养生的4个维度指标、16个具体指标,将其进行量化考核后构建了可衡量居民中医养生状况的定量描述和比较分析工具——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计算模型,并据此对成都、北京等地部分居民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中医养生指数的平均值为0.584,表明居民的中医养生水平处于一般状态。

    “该指数有利于指导居民科学养生、健康养生,尤其是避免陷入各种流行的‘养生怪圈’。”余曙光说。

    同时,蓝皮书还通过对北京27所三级、二级及民营中医院和知名中医馆挂号收费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北京市各中医院中医师挂号费普遍偏低,与中医师的劳动价值不太相符,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中医专家号偏低, 挂号费并没有显示出医生资源的差别,专家号价格与市场供求脱节。

    为此,蓝皮书建议公立中医院根据科室发展及医师水平,提高医生挂号费及中医适宜技术诊疗费用,并由政府主导尽快将调整挂号费列入相关政策规划中,督导各类医院落实。

    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主任毛嘉陵介绍,蓝皮书指出,中医学术发展已进入“千年怪圈”。中医核心学术体系形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农业文明时期。由于人类在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极其有限和科技手段落后,中医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不可能深入微观来认识人体的微观构成,只能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认知人体的健康、疾病和生命,也就是通过采集外在的、表面的、整体的信息进行推测式的认知判断。在“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的驱动下,中医虽然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却没有取得更多革命性的创新和进步,只能在古老的学术框架内进行小范围活动或基本保持不动,这就构成了中医学术发展模式的“千年怪圈之原点”。

    中医药在受到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猛烈冲击后,经历了“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发展中医”等一系列现代化改造运动。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却未能真正促成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创新和突破,也未对原有理论提出有价值的否定,至多只是对中医原有理论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理解”、“研究”和“验证”而已。最近一百年以来,中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乘上了现代化的“汽车、火车、飞机”,却因方向的迷失,反而更快地偏离了目标,甚至永远都可能达不到目的地。正因为如此,中医药界有识之士才逐渐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惊呼中医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

    中医药界有识之士在异口同声地呼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时,似乎已忘了刚刚才过去了百余年的一个重要史实:中西方医药文明从百余年前开始碰撞后给中医带来的所有不安、心酸和“恶果”,正是源于“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的历史局限和本身的僵化。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西方现代医药文明的冲击,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也早已显出年迈,步履蹒跚,很难再现昔日的辉煌和荣光。如果要想在现代信息文明时代将拯救中医的希望,寄托在回归农业文明时代的千年老路上,实际上已很难有更充分的理由来说明其合理性,也没有更多的现实条件能够满足其可操作性。

    毛嘉陵说,从远古到19世纪,古典中医传承中出现僵局,形成怪圈原点中医碰撞西医后奋力自救,期望能够从怪圈原点的僵局中突破本想通过搭上现代科学的“快车”,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改造,然而却背离初衷,越走越偏离目标,于是一个急刹车,要求倒车回归然而,回归的路却一片迷茫。由此,形成了中医学术发展中尚未被广泛察觉到的“千年怪圈”。

    因此,蓝皮书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开放式的中医学术发展模式——“未来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期望对中医学术的现代生存和发展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网站地图 | 热门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或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您的合作!

Copyright © 2017 健康网_我要健康网_我爱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Top